▲民國79年12月15日,時任空軍副總司令唐飛將軍同乘這架編號「4186」TF-104G雙座機起飛執行儀器飛行,落地後聯隊長陳將軍(左)、唐副總司令、吳慶璋三人在機前合影。 (圖/記者蔣彤雲翻攝)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長達10天的春節連續假期何處去,來不及趕辦出國可以選擇國內本島或離島深度游,空軍退役軍官吳慶璋曾任作戰中隊中隊長,日前參加台北春江旅行社規劃的金門行,這回金門行是他第5次前往,他說,一個具有人文與故事的地方,值得多次探訪,此行最重要的是到中山紀念林探視老戰友編號「4186」TF-104G,這是他當年服役時曾經駕馭的戰機,是有故事的,「4186」對他而言有很多的回憶。

金門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居民因為戰爭被迫南遷,但是未被當地人接納,只好向外尋找安身立命處,他們從廈門出發,行舟海上,發現海上有5座小島,於是登上其中最大島並取名浯島,又名浯洲,左邊三點水代表大海,右邊五個口指的是五座島嶼,明朝時浯洲更名為金門。

38年國軍進駐後,先後歷經「古寧頭」、「大二膽」等戰役,金門固若金湯,在國防安全上具極重要的戰略位置,金門縣面積150平方公里,比新竹市略大,金門包括大、小金門等十二個島嶼。

春江旅行社負責人林密甘刻意避開人潮的周休,選擇周間,住則選擇水準較高的民宿,這回5天4夜定點住在十美民宿,十美民宿營運不及兩年,無論一樓大廳,客房,或餐廳都很寬敞、潔淨,布置溫馨,民宿遠離塵囂,少了市區旅館的喧鬧,多了靜謐。

慈湖三角堡

慈湖三角堡四周的壕溝是作為防護用,堡內是當年駐軍住宿和執行任務的生活區,進門左手邊牆壁上寫有禁止老兵半夜叫新兵起來上廁所的標語,看來突兀,當地導遊阿秀說這是有原因的,阿秀住在金門一個小村子裡,民國80多年同村一位村民入伍不久,一次吸食強力膠後拿槍掃射,死了不少人,後來查明原因,原來阿兵哥在家是獨子備受寵愛,入伍後常在半夜被老兵叫起來上廁所,他向輔導長反應未獲處理,於是越級報告,誰知因此得罪輔導長,懷疑輔導長挾怨報復常找他麻煩,一次吸食強力膠後拿槍掃射,鑄成大錯。

為了避免老兵藉故找新兵麻煩,部隊自此嚴禁老兵半夜叫新兵起床尿尿,並在慈湖三角堡牆壁上明白寫有禁止老兵半夜叫新兵起來上廁所的標語,也是奇觀。

除了老兵藉機修理新兵,逃兵也是讓部隊頭痛的問題,團員阿法是化工博士,曾在金門服預官役,當年常有雷霆演習,部隊只要少了一個兵,就進行雷霆演習全島搜索,金門四周環海,逃兵插翅難飛,很容易被逮,抓回來就關在看守所裡,逃兵幾乎都來自台灣,經查原因是想家,想老婆想爸媽,也有是女友兵變,想回台灣理論
,阿法服役時營區旁邊就是憲兵看守所,常見憲兵持槍押解逃兵回所。


▲金門大橋現在是金門健走和馬拉松長跑的主要路線。(圖/記者蔣彤雲攝)

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全長5.4公里,是連結大、小金門的跨海橋樑,111年10月30日通車,這座跨海大橋前後「說」了20年
,選舉期間提出,選舉過後便不了了之,金門人為此很惱火,譏諷為選舉時浮出來、選後又沉下去的「選舉浮橋」。

事實上金門大橋工程浩大且費時,基於安全,天黑不能施工,漲潮不能施工,只能趕在退潮時幹活兒,每天只能施工4小時,101年5月1日動工,111年10月30日正式通車,費時10年完工。

金門大橋現在是金門健走和馬拉松長跑的主要路線,旅行團以徒步方式從大金門走到小金門,沿途欣賞海上風光,冬季健走金門大橋必須早上順風時行之,下午是逆風,頂著風走起來吃力。


▲當年金門雷區分布於大小金門與離島。(圖/記者蔣彤雲攝)

地雷主題館

勇士堡入口處至今仍留有「兩百公尺以內、徹底殲滅敵人」的標語,精實案後守軍大幅裁撤,勇士堡現已無軍人駐守,成了觀光景點,我們從勇士堡進、鐵漢堡出,不走回頭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坑道內的地雷主題館,牆上詳細記載各式地雷相關常識,地雷曾經帶給金門人的傷害,以及我國後來排雷計畫執行過程,令人印象深刻。


▲牆上詳細記載各式地雷形式與殺傷力。(圖/記者蔣彤雲攝)

我國除雷處理分為兩個階段,民國80幾年,曾經諮詢美方,美國開價清除一顆地雷10萬美金,這對我國防來說是獅子大開口,因此不了了之,多年後,軍方邀請英國除雷隊,除一顆5千美金,是美國要價的20分之1,由於金門當初佈雷多,對我國而言仍是一筆不小經費,於是決定培訓我國除雷人才,甄選20名志願軍、士官出國學習除雷技術,其中18人後來順利取得證照。


▲金馬地區居民誤踩地雷重則死亡輕者斷肢,對死者家屬和傷者而言是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圖/記者蔣彤雲攝)

大家對於地雷是陌生的,但是對金、馬離島居民來說是恐懼的,金馬地區居民誤踩地雷重則死亡輕者斷肢,對死者家屬和傷者是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94年4月25日,金門自來水廠執行「下湖人工湖第一標工程」時,工人誤觸一枚地雷,連帶引爆至少25枚地雷連環爆,造成三名辛巴威籍工程人員二死一傷,由於爆炸威力大,造成溪邊村及下湖村不少民宅門窗玻璃震破。

96年4月,陸軍排雷大隊正式成立,與英國除雷隊以委商排雷與自力排雷方式共同執行除雷任務,足跡從金門到烏坵、及馬祖全島154個地方,排雷隊身著橘色工作服,在金門、馬祖每一寸土地仔細搜索和排雷,直到102年完成全部排雷作業,總計排除地雷、車雷近10萬顆,地雷體積小,極易引爆,體重不到50公斤,踩上去都會爆炸,太武山事件後,軍方認為除雷應就地引爆,而非集中成為一個彈藥庫,後來的除雷計畫是集中幾顆就地引爆,導遊阿秀說當時金門常見突然東邊冒出一坨黑煙西邊冒出一坨黑煙,好像香菇一樣。

102年完成全部排雷作業,當年國際反地雷組織執行長希薇.畢麗葛訪視金門,見證我國全面完成排雷的浩大工程,並參加由伊甸基金會舉辦的「愛在金門、邁向希望」活動,她於面見總統馬英九時曾經表達期待馬總統實現永不使用殺傷性地雷、以及曾許下「全面禁雷」的承諾。

96年,排雷大隊成立,102年完成全部排雷作業,歷時7年功成身退,103年4月1日解編。

九宮坑道

早期小金門的九宮坑道用來運補物資,現在已不再運補,成了觀光景點,坑道長790公尺,有四個出海口及五座運補碼頭,規模之大,比起翟山坑道大了一倍還多,當年由K3部隊和長江部隊共同挖鑿,本來計畫是各挖各的最後成個丁字型,未料沒算好角度,最後挖成井字型,彼此相通,裡面有四個主坑道和和五個支坑道,主坑道作為運補,可以相通到海邊,支坑道作為船艦停泊卸貨等待區,坑道受潮汐影響,滿潮時基於安全會關閉不讓遊客進來。


▲九宮坑道裡的歷史光廊是以前的手術室。(圖/記者蔣彤雲攝)

金門以前沒有醫院診所,老百姓生病和婦女生產都在坑道裡的九宮醫院求診和接生,所以坑道裡有手術台,坑道裡的歷史光廊是當年的手術室,如遇病重或難產便緊急搭船送往大金門,當年軍民生活非常不易與艱苦。


▲建功嶼地理位置重要,民國38年,國軍派了一個加強班前往駐防,代號038據點。(圖/記者蔣彤雲攝)

建功嶼

明朝時,福建曾經發生麻瘋病,那個年代無藥可治,老百姓擔心傳染於是把麻風病患者送到建功嶼,任由病患自生自滅,這座面積僅500平方公尺的小島一度叫做痲瘋嶼,建功嶼介於大小金門和大陸之間,地理位置重要,民國38年,國軍認為如果不派軍駐守,恐將被中共佔領,於是派了一個加強班前往駐防並進行消毒,代號038據點。

民國86年駐軍退守,建功嶼交給金門縣政府,一天,一個來自美國的夏令營欲體驗軍旅生活,經安排登上建功嶼,金門縣政府事先將廢棄營房打掃整理一番,放了幾張行軍床,第二天,輔導志工抱怨整夜無法睡覺,孩子難得睡在營區裡,興奮的整夜在軍營裡跑來跑去,2002年金門縣政府開放觀光旅遊,如今的建功嶼是金門八大景之一,島上有一座大陸贈送高9公尺的鄭成功雕像,和鼓浪嶼鄭成功雕像隔海相望。


▲牡蠣人高6公尺,既是公共藝術也用來測量水位。(圖/記者蔣彤雲攝)

建功嶼和金門本島間有條相連的石坂步道,退潮時顯現,觀光客稱之為金門版的摩西分海,步道上立有四個頭戴斗笠腳蹬竹竿的牡蠣人,牡蠣人高6公尺,漲潮時,海水會漲到小腿,既是公共藝術也用來測量水位,牡蠣人裝置藝術表達了大地與人之間相依相生的關係。前往建功嶼定要注意潮汐,曾有遊客忽略漲潮時間,獨自一人被關在島上度過漫漫長夜。

當年國軍以簡單軍力駐守建功嶼前後50年,交通不便、物資缺乏,生活在島上國軍的堅苦卓絕,令人敬佩。


▲莒光樓。(圖/記者蔣彤雲攝)

莒光樓

民國42年,當初為表彰古寧頭戰役中英勇官兵所興建的莒光樓,樓高三層,二樓櫥窗內陳列潘木生數十年來收集超過一萬張以莒光樓為背景的郵票,郵票從三毛、五毛、到各種面額,諸多版本不同顏色都有,因為年代久遠,更顯彌足珍貴,三樓是胡璉將軍紀念館,鎮館之寶的青天白日勳章曾經一度失竊,在兩岸警力通力合作下,追回勳章。

一位來自新疆76歲老先生,一次小三通來台觀光,回程時利用候船空檔前往莒光樓參觀,乍見青天白日勳章起了盜心,三兩下撥開鎖匙偷走勳章,事後警方透過監視器鎖定老先生,再追查,發現他已搭船離境,立即通知廈門公安局,廈門公安局在駛往新疆的火車上將他逮捕,4天內破案,青天白日勳章還給了金門縣政府,完璧歸趙。


▲莒光樓的鎮館之寶是先總統蔣中正頒贈給胡璉將軍的青天白日勳章。(圖/記者蔣彤雲攝)

這是一枚先總統蔣中正頒贈給胡璉將軍的勳章,勳章用壓克力玻璃罩著,兩顆螺絲鎖住,設定了保全,也有監視器,金城鎮警察局派出所就在莒光樓後方,只要啟動警報器,警察能在60秒內趕抵現場。

胡璉將軍紀念館展出將軍個人獲得的青天白日勳章、寶鼎勳章、雲麾勳章、景星勳章、忠勤勳章等,將軍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民國37年和46年先後兩次任金防部司令,經歷古寧頭、823金門最重要的兩場戰役,他擅長以小博大以寡敵眾,每一場戰役都勝利,毛澤東說他是狡猾的狐狸,作戰猛如虎。將軍在金門司令任內同時是福建省主席,他把省主席薪餉全部捐出來蓋教室,每個月蓋一間,一年下來就有12間新教室,多年任期中蓋了無數間的教室,他認為孩子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胡璉曾有兩次大難不死記錄,民國53年派駐越南大使,一回兩名匪徒混入人群去炸駐越南大使館,炸彈引爆時威力強大,把大使館炸出一個大窟窿,一樓全毀,胡璉大使從二樓掉到一樓,摔在震塌的樓板和桌椅板凳裡,他不急不徐起身,拍拍身子,發現毫髮無傷,沒事。

另一次,823砲戰期間,一天傍晚,將軍和國防部長俞大維甫結束會議,當晚司令部安排宴請美軍顧問團,二人匆忙趕往宴會地點翠谷餐廳,中共事先獲得密報,對金門瘋狂射擊,一個砲彈碎片擦過胡璉將軍臉頰,另一顆砲彈則擊中俞部長心臟位置,兩位將軍大難不死,擦過胡將軍臉頰的砲彈碎片在他腮幫子上擦出一個洞,將軍臉上自此多了個「酒窩」,俞部長更是命大,砲彈擊中部長心臟部位時,部長胸前正抱著一本厚厚的書,部長習慣閱讀,誰知隨身攜帶的書幫他擋了砲彈,據說這本書目前典藏在俞大維紀念館中。

翠谷餐廳現址現在是明德公園,民國66年,胡璉因為癌症往生,享年70。


▲金門縣政府所有的福利都來自金門酒廠的貢獻,是金門縣府的金雞母。(圖/記者蔣彤雲攝)

金門酒廠

金門人視胡璉將軍為恩主公,將軍除了在金門種樹、挖坑道、蓋碉堡、建水庫,還鼓勵農民種植,金門地層多為花崗岩,土壤是砂土和紅土,土質貧瘠,年降雨量少,不適合種稻,只能種玉米、地瓜、高粱、花生等,一年,高粱豐收吃不完,老百姓抱怨不已,胡璉為解決農民生計,以1比16 方式向農民收購,1公斤高粱換得16元。

軍中收了這麼多的高粱吃不完,幾經打聽知道有位葉華成先生會用地瓜釀酒,於是請他協助以高粱釀酒,這是金門酒廠的前身,52年金門酒廠正式成立,一直以來金門酒廠釀酒原料只用高粱,小麥雖能釀酒,但是金門酒廠從不用小麥釀酒。

金門酒廠最高營業額是160多億,金門縣政府所有的福利都來自金門酒廠的貢獻,金門縣府有了酒廠這隻金雞母,每年為縣政籌措巨額資金做為建設和社會福利,金門縣60歲以上老人除了每月可領6000元老人津貼,還可免費搭車搭船、老人裝假牙享有半額補助等福利。

總兵署

明朝時,金門鎮北門里總兵署原本是許獬的書房,清朝時陳龍在這裡設衙門,中間是大堂,這個衙門沒有鳴鼓,所以沒有申冤機會,犯人帶上來直接審判直接打入大牢,速審速決,大堂下方挖了一個洞,早年是駐軍放置機密文件的地方,裁軍後,為了發展觀光,金門縣政府將這裡規畫成地牢。

大堂兩旁是幕僚辦公的地方,最後一落是內宅,是官員夫人和家人的寢室,古時皇上擔心官員坐地為王,不會讓官員回到自己家鄉任官,南官北調、北官南調,所以古時候的官員都會帶著妻小述職,通常衙門最後一落是內宅。

總兵署後方園林裡有棵東南亞最大的木棉樹,樹齡超過 300年。

翟山坑道

翟山坑道是戰備水道長357公尺,寬11.5公尺,高8公尺,坑內碼頭可停靠42艘小艇,當時國軍沒有機械工具,陸軍兩個步兵師工兵用雙手一鑿一鑿挖掘興建,自民國52年起,24小時三班制日夜輪流施工,至55年完工。

翟山坑道是往來大、小金門運補小艇的主要通道及基地,當年是停放「1571」快艇,的坑道,後因泥沙堵塞嚴重,每回運補前阿兵哥都要清理沙子,很麻煩,75年起便不再使用,87年823砲戰20週年,翟山坑道正式開放為觀光坑道,這裡曾經舉辦金門坑道音樂節。

烈嶼鄉

小金門面積僅14.8平方公里 ,居住人口只有六千,非常恬靜質樸,距離金門本島僅兩千多公尺,眼前的廈門也近在呎尺,廈門島上高樓大廈林立,摩登現代的都市景觀和小金門恬靜質樸的鄉村景色,形成對比。

小金門前方依序是大膽島、二膽島,再前面的三膽島、四膽島、五膽島均由大陸管轄,天氣好時,站在小金門能遠眺廈門「一國兩制,統一中國」8個大字 ,同樣的,在廈門也能遠眺大膽島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一次赴廈門旅遊,當地導遊說,大膽島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是大陸遊客到海峽中線拍照的熱門打卡點,曾經一度掉漆字跡模糊,後來陸客向金門縣政府反映,重新補漆恢復舊觀。

2009年起,金門與廈門共同舉辦橫渡金廈海峽,活動不僅促進兩岸體育交流,還吸引大量遊客走進金門,透過泳渡活動,民眾了解原來金門與廈門間的距離游泳就可到達,金廈海峽橫渡活動都選擇在小金門上岸。


▲太武山上視野寬闊。(圖/記者蔣彤雲攝)

太武山

金門最高山太武山海拔253公尺,小百岳編號99,登太武山有兩條步道,一是從玉章路起屏東下,沿途為緩坡,40分鐘可抵達「毋忘在莒」石碑,另一條步道從蔡厝上屏東下,上下起伏大,有三段必須手腳並用攀爬岩石而上,較具挑戰,這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早期是金門先人挑著鹽巴和豆腐,前往另一頭販賣的山路,所以金門人早年管這條古道叫鹽道、豆腐古道,因為石階多,又叫「百二階」。

春江旅行團安排大家健走較難的步道從蔡厝上屏東下,沿途視野寬闊風景優美,不過沿途多懸崖,導遊不斷提醒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站在太武山上,居高臨下能清晰觀賞村莊的靜謐質樸,還能遠眺廈門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


▲ 三角點留影。(圖/記者蔣彤雲攝)

中途,一塊不起眼的標示牌說明往上有個三角點,但是前往三角點步道淹沒在荒煙漫草中,看來已許久無人走過,導遊阿秀說三角點在軍管區內,她不曾前往,所以路況不熟,吳慶璋思忖難得登上太武山,若不到三角點至為遺憾,於是決定一試,團員靜宇同行,倆人一邊用登山杖撥開樹枝,一邊前行,很快來到三角點,最後上三角點需拉繩。

這裡原有軍隊駐守,四周布滿蛇腹刺網圍籬,應是不少健腳曾經來此朝聖,刺網一隅已被踏平,三角點平台不大,附近有座碉堡,因軍防撤走而荒廢,拍照後倆人匆忙離開,追趕已走遠的其他團員。

下山後,前往「毋忘在莒」石碑 ,再轉往海印寺與團員會合 ,海印寺有800年歷史,供奉的觀世音菩薩是宋朝時期泥塑而成,海印寺曾歷經數次修整,民國47年823砲戰期間,曾遭到損毀,現貌為民國49年重建。


▲當年經國先生親自押著8吋榴彈砲過來,這艇大砲曾經打到廈門火車站,在當年都是很先進的武器。(圖/記者蔣彤雲攝)

獅山砲陣地

獅山砲陣地又名震東坑道,取「威震金東」之意,是現存唯一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
,在獅山砲陣地要看三個重點,一是曾經在古寧頭戰役中立大功的主要武器75山砲,不過75山砲打完古寧頭戰役後就未再使用,一是823砲戰中重要武器155 榴彈砲和8吋榴彈砲,當年經國先生親自押著8吋榴彈砲過來,這艇大砲曾經打到廈門火車站,155 榴彈砲和8吋榴彈砲在當年都是很先進的武器。


▲民國10年興建的陳景蘭洋樓是旅居新加坡的金門商人陳景蘭所興建的,建築規模之大在當年是超級大豪宅。(圖/記者蔣彤雲攝)

陳景蘭洋樓

金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小小的島上有9處國定古蹟、83處縣定古蹟,隨處可見閩式古厝,民國10年興建的陳景蘭洋樓是旅居新加坡的金門商人陳景蘭所興建的,挑高門廳極為氣派,精緻的雕花與對稱拱門,建築規模之大在當年應屬超級大豪宅。

參觀陳景蘭洋樓時,團員湯光怡一位嫁至金門好友買了近40份的蚵嗲招待團員,一人一份,特大號的蚵嗲非常飽滿,她說蚵嗲內餡是金門的鮮蚵,顆粒不大但是新鮮,鮮蚵多菜也多,外皮酥脆,一口下去得防內餡多到外溢,吳慶璋說這是他吃過最好吃的蚵嗲。


▲ 北山村的風獅爺是裝了假牙的風獅爺。(圖/記者蔣彤雲攝)

風獅爺

金門共有136個村莊,每個村都有廟宇,所以金門寺廟特別多,信仰在金門老百姓心中非常神聖,以前無論生病、孩子不聽話、收成不好,都會求助於神明,早年神明對金門人來說非常重要,是百姓身心上的明燈。

金門在冬季強勁東北季風侵襲下飛沙走石,先民遂在村莊門口設置風獅爺,希望風獅爺能防風鎮煞,風獅爺成了金門的守護神。雙鯉湖在慈湖尚未填海前是一個海口,海水漲潮時,北山村常被海水倒灌,於是村民在北山安置風獅爺,原本用於震風的風獅爺,因為十分靈驗,老百姓開始向風獅爺求助其他疑難雜症,生病、擋宅沖、孩子不聽話,甚至牛隻走失或家遭小偷,都會向風獅爺求助希望幫忙找回來。

北山村自從有了風獅爺「駐村」後,水患真的改善了,但是對面的湖下村民不高興了,原來自從北山風獅爺駐村,湖下村裡的雞不啼、鳥不鳴、狗不叫、小孩不會哭,於是求助神明,神明說北山村的風獅爺嘴巴張開,形成煞氣,煞到了湖下村,必須找某一個時辰生的男子,將風獅爺的牙齒敲掉,讓風獅爺的煞氣不那麼重。

一天夜裡,湖下村民潛入北山村當真敲掉了風獅爺的一顆牙,說來奇怪,自從風獅爺缺了牙,湖下村恢復如常,該叫的叫該哭的哭,北山村民雖滿腔怒火但是不想傷了兩村和氣,於是在風獅爺嘴裡用水泥糊了一顆牙,我們現在看到的風獅爺是裝了假牙的風獅爺。

風獅爺手中持物也有學問,如果拿彩帶表示長壽,如果拿銅板代表招財,如果拿的是球代表圓滿,風獅爺身上的紅色披肩是信眾答謝贈送的謝袍。


▲特約茶室分為甲、乙、丙三類,甲類是軍官,乙類是士官,丙類是士兵。(圖/記者蔣彤雲攝)

特約茶室

金門的特約茶室是個特殊的產業,大門口醒目的四個大字「服務三軍」,一看就知道只有軍人才可以進來,進門右手邊牆上張貼一排美美的照片和編號,看中幾號去買票,買了票才能到門口排隊,特約茶室是因為早年十萬阿兵哥駐防,解決他們生理上所需而成立的。

民國40年金門設立第一座軍中樂園,47年改名為特約茶室,特約茶室分為甲、乙、丙三類,甲類是軍官,乙類是士官,丙類是士兵,甲類茶室收費最高,一張票15元
,特約茶室服務女子部份來自監獄中的受刑人,工作替代服刑,因為牽了保密條約,所以很多服刑女子志願下海從事特約茶室服務生,也有不少偏鄉女子,求職不易,告訴爸媽到城裡工作,事實上是在特約茶室掙錢,每個月按時寄錢回家,家人也不疑有他。

這裡曾經發生「七號房」故事,一位鄉下女子飄洋過海來到金門特約茶室,原以為瞞著家人簽下保密條約,不會被熟人發現,誰知一年後弟弟當兵抽到金馬獎也來到金門,一天,學長帶他到茶室開眼界,不巧在這裡與大姐相遇,心裡很難過,新兵說老家在鄉下,家裡兄弟姊妹眾多,大姊家書中說是住在工廠宿舍裡,宿舍管理嚴格,不方便通信,所以未留下聯絡地址,誰知道大姊會在這個地方……

茶室是個特殊的產業,自古以來國內外都有,國軍為之取個優雅名稱特約茶室,外國直呼為軍妓,二戰期間,德軍在每個戰地都設有戰地妓院,接待德國的軍官和士兵。二戰以後,駐日美軍默許日本設置類似慰安所的「軍妓院」,強徵婦女作為「軍妓」供駐日美軍洩慾,1945年8月18日,日本代表在菲律賓商談投降條件,條件之一是日本政府下令茨城縣警察配合設立軍妓院,作為駐日美軍的「娛樂」。

特約茶室服務生有些是來自監獄受刑人,其中不乏有學問的人,過年過節不能回台灣,於是在茶室裡過節,也會應景貼上春聯,春聯自己寫,至今牆上仍留下一副「大丈夫效命沙場磨長槍」、「小女子獻身家國敞蓬門」 ,橫批「捨身報國」的春聯。

綠化

早年金門是個不毛之地,民國40年,以前國軍每次開會大陸就發射砲彈,後來發現原來是大陸地勢較高,金門地勢低,金門沒有樹全是岩石,軍人穿著草綠色軍服走動目標明顯,於是胡璉將軍下令廣植樹木,雖是國防所需,也成功推動金門綠化工作,所以金門老百姓都很感謝胡璉將軍和阿兵哥。

國軍執行綠美化、復舊造林,導遊阿秀從就讀國小開始每年植樹節當天都要種下一棵樹,學生種一棵軍人要種三棵,還要保證樹得存活,只要死掉一棵,就要關禁閉,所以阿兵哥把樹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被阿兵哥視為最重要的第一是槍,樹第二,自己的命排第三。

軍中鬼故事

軍人對於服役時的部隊是有深厚感情和認同感的,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軍旅生活,是彼此間共同的回憶,最早金門縣政府辦理古寧頭和823老戰友回金門活動,曾經浩浩蕩蕩來了20多輛遊覽車,後來老兵逐漸凋零,最後只剩下7部車,於是金防部歡迎所有曾經在金門當過兵的人回金門,人潮才又多了起來,每一位回到金門的老兵,說起當年服役點滴,感動不已。

老兵回金門活動中,阿秀偶會聽到一些懸疑的鬼故事,一位阿兵哥說曾聽一位老班長提起當年在太武山下,一名新兵站夜班衛兵,發現一位將軍每天夜裡不睡覺,獨自出營門說是要到其他營區巡場,幾位阿兵哥交班時會互相告知將軍出營區了,因為關心將軍安全會提醒注意將軍是否回營,後來知道將軍經常天快亮了才返回,大家都對將軍敬業勤奮精神很敬佩。

一天,這位新兵配合活動清掃忠烈祠,掃著掃著一眼瞥見一張照片感覺很眼熟,定睛一看赫然發現相片中的人正是每天晚上出營區的將軍。

晚班衛哨依然常在半夜看到將軍外出,天快亮時回營,而且看到的不只一個兵,這事在營區裡傳開,人心開始浮動,後來一次總統經國先生視察金門,長官建議經國先生向這位已逝將軍說明:戰爭已結束,任務已解除,請好好休息。經國先生從善如流,向將軍一番說明後,此後再也沒有發生將軍深夜外出巡場的事情了,聽說在太武山站衛哨,不少人都看過這位將軍深夜出營門。

導遊阿秀一位國小同班同學曾向她提起一次跟著大人喝喜酒,返家時同學親眼目睹兩位穿著打扮類似門神,一陣風的穿過村莊,同學說當時喝完喜酒已是8、9點鐘,兩旁是黑漆漆的樹林,沒有路燈,同學和大人很清楚看到兩位穿著打扮類似門神一陣風的從樹林中走出,穿過村莊,消失不見,同學忙問爸媽怎麼回事,爸媽否認看到了甚麼,還要同學:小孩子不要亂說話。

後來爸媽跟宗親提起,同學所見不假,因為他們也看到了,宗親問廟裡乩童答覆是,早年10萬大軍駐守金門,對岸會派人摸上來,成功了,游回去,失敗了,便成仁,所以金門有很多靈異,這兩位像是門神當時正出來抓「東西」 。

海峽中線

吳慶璋說,早期六、七0年代,經常起飛執行台金掩護任務,台金任務掩護待命區在金門和馬公之間,保持八字航線飛行,待台金空運機安全落地,任務完成後,會視當時的天氣和油量,採取向南偵巡或向北偵巡 。

北偵從金門沿著大陸沿海10浬空域向北偵巡,通常僚機在大陸沿岸,三號機、四號機在長機外側成戰鬥隊形,飛經地面防空飛彈區便離開至距離大陸沿海20浬航線,抵達馬祖附近,脫離,偵巡航線北起霞浦南至東山 ,平時在此航線中執行北偵任務,最遠曾經飛到北端的霞浦,南偵任務是從金門向南至東山島,抵達東山島後向東脫離返航,觀察海面上有無異常動態,這時中共戰機會起飛升空,彼此間隔20浬互相監控,直到我機脫離,對方才返航。

88年,李登輝說了兩國論,中共戰機蘇愷27 、殲8便經常出海在海峽中線以西巡邏,那時起我們的戰機再也沒有越過中線,早年貼著大陸沿海偵巡情景,已不復見。

海峽中線(戴維斯線 )1950年由美國劃定,以往雙方有默契誰飛越海峽中線,對方都會向美方提告,去年裴洛西訪台後,中共戰機便經常起飛擾台,打破兩岸數十年不過中線的默契。


▲ 老戰友「4186」TF-104G。(圖/記者蔣彤雲攝)

老戰友編號「4186」TF-104G

吳慶璋此行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到中山紀念林探視老戰友編號「4186」TF-104G,這是當年他在41中隊服役時的戰機,是有些故事的。

吳慶璋說,民國72年起,新竹換裝F-104,基地飛行員分批前往CCK,73年,北約組織除役的F-104,檢整後送交台灣增加我國空防,「4186」是阿里山8號來台的第一架雙座機,在41中隊擔任換訓任務,雙座機用途廣,新進人員訓練,晉等訓練,執行作戰任務等,飛行任務頻繁,這架「4186」雙座應是所有F-104雙座機飛行最多的一架。


▲唐將軍主動與機工長李子龍(左) ,陸震東(右)合影留念,慰勉辛勞。(圖/記者蔣彤雲翻攝)

民國79年12月15日,時任空軍副總司令唐飛將軍曾視導新竹基地,鼓勵空、技勤弟兄,當天唐將軍曾經同乘這架雙座機起飛執行儀器飛行,起飛出航後將軍接手,在空中,將軍向吳慶璋提起當年在CCK飛么洞四,以及後來新竹基地聯隊長任內,基地換裝么洞四的往事。

返航,五邊進場,吳慶璋在三浬處接手,落地,唐副總司令、聯隊長陳將軍、和吳慶璋三人在機前合影,唐將軍和藹的主動向機工長李子龍、陸震東慰勉辛勞,合影留念。

F-104捍衛台海領空前後38年,總飛行時間38萬小時,吳慶璋自73年到81年間F-104飛行時間818小時。

後來新竹換裝幻象,將所有F-104撥給十二偵照隊,F-104除役典禮當天,前座十二隊萬盛隆、後座葛光越將軍駕馭這架「4186」滑行至CCK典禮會場,關車,F-104在中華民國空軍史正式除役,這架編號「4186」雙座機除役後送至金門,陳列在中山紀念林內,老戰友「4186」對吳慶璋而言有很多的回憶。

我國空軍自民國49年接收F-104,直到87年5月22日除役,前後接收247架,其中114架失事墜毀,66名飛行員殉職 。

吳慶璋說,金門是個具有人文與故事的地方,這裡有坑道戰地遺跡、有頗具特色的閩式建築、樸實無華的民風
,這回金門行是他第5次前往,金門是個具有戰地風情又人文薈萃的島嶼,是個具有故事的地方,值得多次探訪。

關鍵字:吳慶璋 金門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