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火車站是台灣鐵路局現存最古老的火車站。(圖/竹掃把行動聯盟提供)


記者吳璋/新竹報導

1913新竹火車站從原本在枕頭山(十八尖山)下玻璃工藝館附近遷移至今日現址距今110年,是台灣鐵路局現存最古老的火車站,新竹火車站和台灣鐵路發展史有密切關係,竹掃把行動聯盟25(一)日晚間7時將召開公聽會,主張恢復舊貌,保護格局和活化為新竹故事館。 

新竹縣誌記載,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鑒於台灣防備和產業需要,經向京城奏准,於光緒十三年(1887),聘請德國人貝克爾設計,美國人馬蒂蓀擔任技師長(總工程師),從台北大稻埕動工,二年後完成台北基隆鐵路線(28.6公里),三年後(1890)11月完成新竹台北線鐵路(78.1公里)。

新竹縣誌記載:光緒21年(1895)日本佔據台灣,日本據台之初曾因戰事暫停營業,到光緒22年恢復通車,車站從如今玻璃工藝館附近遷移到現在新竹火車站附近,日據時代稱之為「新竹驛」。

新竹火車站是由明治維新時代留德的日人崎萬長設計,帶有濃烈的文藝復興的歐式風格,候車大廳是磚木結構,進深較淺,外觀上最大特色是有座二段式傾斜度大的屋頂,搭配一座盔甲式的鐘塔,以形塑都市節點的象徵。

玄關式大拱門入口,由二支梭柱支撐成型,突顯垂直比例的意象,四向立面牆身由突出的表現,顯示其沿自古典四方建築的根源,整棟建築量體雖小,進深雖淺,但適度的挑高垂直向比例,不失繁複的裝飾細節,將一座小量體的火車站表現出不小的氣勢。


▲新竹火車站清爽的天際線一定要維持。(圖/竹掃把行動聯盟提供)

在一家咖啡廣告把新竹車站拍出它的氣勢,以及近年來多位市長的修護,讓它成為新竹的亮點,竹掃把行動聯盟強調關注《新竹大車站》計畫,不要用過多的包裝和裝飾,不要把「大車站」做成「小車站」,如何修舊如舊,維護它美好的天際線,以及舊建築的再活化和利用,都是竹掃把行動聯盟關注的焦點,我們的主張如下:

竹掃把行動聯盟主張恢復舊貌,保護格局和活化為新竹故事館主張如下:

1. 新竹火車站每年有1200萬人次進出,新竹火車站平日平均約4萬人次進出車站,假日更達約6萬人次進出,2019年臺灣鐵路車站旅客人次排名,新竹火車站的人流量每年約有1200萬人次使用,排名全台第七。是學生族、上班族為主的通勤族使用,不是以商務、科技社群為主的六家高鐵可以取代,它又被列為國家古蹟。

2. 恢復新竹火車站恢復舊貌:新竹大車站計畫中,新竹火車站修舊如舊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新竹人引以為榮的老車站,更是外地人進出新竹的重要門戶,保存它、維護它、豐富它,是我們對新竹大車站重要期待。再一次呼籲不再破壞新竹站的天際線。

3. 新竹車頭第一水:有首歌「新竹調」形容新竹火車站是「新竹車站第一水,四個時鐘排坐堆;科學城有高科技、南北英才來加入。」1999年新竹市政府慶祝建城170週年紀念,一位熱愛新竹的家庭主婦彭金珠,寫了「新竹調」這首歌詞,知名的音樂老師孫思嶠譜了曲。「新竹調」把百年車站和新竹大門傳神的結合起來。說明了新竹火車站之美,是新竹人共同的記憶。

4. 新竹搭火車前往大稻埕參與詩會文人寫詩:日據統治期間,清朝時代的貢生吳德功(1850-1924),在日本時代1900年從彰化到新竹搭火車前往大稻埕參與詩會(文揚會),他在《台灣遊記》文中書寫了《新竹坐火輪車去台北》,詩曰:新竹竹抵稻津,辰發午即至。儼似費長房,妙術能縮地。旋轉能自如,水氣通火氣。水火交相用,繫易占既濟。逐電迅追風,敏捷勝奔驥。舉重若提輕,便捷兼爽利。反映百年前搭乘火輪車的經驗。這些都是在新竹火車站古蹟內可展現的素材和故事。社會運動家黃旺成在其日記中,多次提及從新竹站搭乘火車南北奔走,從事文化與社會運動。站前塚迺家還販售「汽車辨當」(火車便當),號稱元祖,很可能是台灣鐵路便當的創始者。

5. 尊重且維護國家古蹟─新竹火車站:新竹火車站和台灣鐵路發展史息息相關,2003年經全面整修,加裝夜間照明,站前廣場以巧思形成市民生活廣場。今天的新竹火車站整理後初步符合目前需要,唯能恢復昔日的光榮,將成為新竹人的榮光。如果可以我們也建議每年有一千二百萬人次進出的新竹火車站,規劃成為新竹故事館,展示車站的「過去」,也反映「現在」,甚至提供空間讓參觀者共同規劃和想像它的「未來」。

竹掃把行動聯盟認為,一個文明的城市是由「過去+現在+未來」組成的,「過去」是城市重要元素,新竹火車站因與美國中央車站同年落成,在慶祝百年時,結盟為姐妹車站,美國不僅中央車站用一年的時間,展示車站與城市的百年變遷,我們卻只用一天來慶生,與新竹的城市發展毫無關係。

寄望新竹市政府和台灣鐵路局規劃單位,能為這座今年110歲的火車站,善加還原它昔日建築風貌,更要保護它的天際線,讓「新竹車頭第一水」的美名,維持到永遠,強化新竹人的光榮感。

關鍵字:新竹火車站 竹掃把行動聯盟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