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記者張立明/雲林縣報導】

由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營運之雲林縣斗南「他里霧文化園區」,秉持「共享、共生、共榮」三大經營理念,為推廣在地飲食文化,於5月19日~至7月29日,與雲林大埤鄉豐田社區發展協會聯合辦理「夏宴之饕」祭典主題,系列展覽「阮ㄟ庄頭後溝仔─在地好滋味」。

23日開幕式出席之貴賓有雲林縣副縣長 丁彥哲、國立虎科大校長覺文郁、副校長楊達立、多媒體設計系廖敦如主任、大埤鄉鄉長 謝明平、大埤鄉民代表張啟學及陳大松、斗南鎮民意代表顏忠義及陳毅弘、縣議員吳滄得、蔡東富、陳樹吉、他里霧城鄉發展協會執行長林吉芳、
斗南林子社區展協會理事長邱霞、大埤鄉豐田社區發展協會全體會員及鄉親民眾等。


距離他里霧文化園區不到10分鐘車程的豐田社區,這個舊地名為「後溝仔」的恬靜社區,依循舊地名的由來,社區中流經一條蜿蜒的溝渠,世代灌溉著這裡的田埂,然而,地處農業首都,豐田社區主要出產「稻米」,而在一期稻作及二期稻作之間的空檔,村民會種起百日即可收成的「芥菜」,芥菜經過曝曬、醃製過程後成為了「酸菜」,因此「酸菜」成為豐田社區的另一項特產。刈包、酸菜水餃、酸菜白肉鍋、米腸等等…這些由「稻米」及「芥菜」延伸出的料理,自然而然成為社區最道地的手路菜。

「阮ㄟ庄頭後溝仔-在地好滋味」開展茶會於5月23日上午10時溫情展開。茶會特別邀請到社區特色之一「田中央的食堂」提供社區風味餐讓與會民眾品嚐。豐田社區為了照顧村中的年邁長者,幾年前開始辦理「田中央的食堂」,透過「呷飯」這件事讓獨居長者走出家門與社區連結,用飯菜香牽起人們的心。

現場除了能品嚐在地的好滋味之外,更請來社區耆老現場表演傳統技藝「挽面」,喚起即將失傳的傳統手藝。他里霧生活美學館立志推廣「常民美學」,以及作為「地方文化嚮導」不斷地去挖掘地方珍珠,由農業、生活、美學等多元視角探詢雲林最富饒的在地魅力,透過展覽體現出最真摯的人文溫度,同時也傳遞最樸質的地方文化之美。

現在就跟著他里霧生活美學館一起認識純樸的「後溝仔」,本次展覽內容有,食堂手路菜-食譜大公開、早期農村的耕作機具、傳統酸菜製作、豐田特色的製香產業,以及社區繪本、社區天然自製產品等,歡迎來到夏宴之饕系列展覽-「阮ㄟ庄頭後溝仔-在地好滋味」。



▲斗南「他里霧文化園區」與雲林大埤鄉豐田社區發展協會聯合辦理「夏宴之饕」祭典主題,系列展覽「阮ㄟ庄頭後溝仔─在地好滋味」。(照片:記者張立明攝)

關鍵字:雲林 大埤 豐田社區 斗南 他里霧 文化園區 後溝仔 稻米 芥菜 酸菜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