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政府16日舉辦「彰化縣重金屬汙染整治成果暨全國首件土壤汙染求償上億全清償記者會」,向社會傳達政府對於環境問題的重視和決心,並且展示整治重金屬汙染的成果。(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彰化報導】


臺灣經濟起飛70年代,許多工廠緊鄰農地,有些業者貪圖方便直接或間接排放含重金屬廢水,造成農地土壤重金屬汙染,彰化縣曾受汙染農地面積高達633公頃,最高曾有330公頃農地列管,面對歷史共業,政府積極整治並負起責任,彰化縣政府今(16)日舉辦「彰化縣重金屬汙染整治成果暨全國首件土壤汙染求償上億全清償記者會」,向社會傳達政府對於環境問題的重視和決心,並且展示整治重金屬汙染的成果。


▲102年破獲電鍍工廠以埋設暗管方式將含重金屬廢水排放到東西三圳一案,經歷10多年的努力,投入高達1.1億元經費進行農地汙染整治,不僅相關農地汙染已整治完畢,也創下全國首件土壤汙染求償上億全數清償的案例。(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彰化縣長王惠美、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長張曉雯、法務部行政執行署長黃玉垣、保七總隊第三大隊大隊長蔡耀庭及農水署彰化管理處副處長廖文森等人,在記者會中共同見證彰化縣重金屬汙染整治成果。


▲為了改善彰化縣農業灌溉水質狀況,並從源頭預防農地重金屬汙染,除了訂定加嚴重金屬排放標準、公告水汙染管制區及廢水排放總量管制方式外,在彰化縣渠道建置16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即時監控水質,針對可疑汙染重點區位加強監控,有效取締多家不法事業體。(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王惠美表示,為了改善彰化縣農業灌溉水質狀況,並從源頭預防農地重金屬汙染,除了訂定加嚴重金屬排放標準、公告水汙染管制區及廢水排放總量管制方式外,在彰化縣渠道建置16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即時監控水質,針對可疑汙染重點區位加強監控,有效取締多家不法事業體。目前,彰化水體重金屬汙染負荷較105年同期降幅達近7成,灌溉水質重金屬合格率已達到常態性100%的水準,縣內15條列管重金屬污染潛勢溝渠排水圳路也全數解除列管。

王惠美說,環境保護是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努力,在汙染查緝與環境復原的過程中,特別感謝法務部及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環境部等相關機關長期與縣府跨域合作,102年破獲電鍍工廠以埋設暗管方式將含重金屬廢水排放到東西三圳一案,經歷10多年的努力,投入高達1.1億元經費進行農地汙染整治,不僅相關農地汙染已整治完畢,也創下全國首件土壤汙染求償上億全數清償的案例,讓不肖業者受刑事追訴並負擔環境復原費用,展現我們守護土地的鐵腕決心。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指出,東西三圳被汙染的河川、農地,透過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的協助,求償1億1千多萬元,這是一個成功求償的典範,也是一個很好的對外宣誓,展現政府打擊環保犯罪的決心,未來可以提供給其它縣市參考。不僅要嚇阻不肖業者汙染環境,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汙染者負起環境復原的責任,未來將持續透過檢警環的合作來打擊環保犯罪,也會持續透過與執行署的合作,讓汙染者負起環境復原責任。

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長張曉雯表示,這次案件是司法與行政共同合作的典範,要感謝各機關的共同合作,在102年由行政機關成立環檢警平台,隨時針對相關犯罪進行合作,無論是行政面還是行政處罰面都積極配合與協助,環境被汙染後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與金錢才能回復,近期地檢署針對環境犯罪,著重在回復環境,不過除要求業者必須將環境回復原狀外,也會對行為人處以一定的罰金,行為嚴重者甚至要面臨刑罰,關於環境的監測,只要一有異狀,就會主動聯繫平台,共同來追溯犯罪。

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長郭景銘表示,環境不法行為從查緝開始,查緝人員都冒著惡臭,進入下水道,想方設法來跟監蒐證,才足以將環境不法行為定罪,定罪後仍需要將環境進行復原,環境復原所需經費,就交由行政執行署同仁來執行,為環境復原盡一份心力。

關鍵字:重金屬 水源 土地 汙染 防治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